典讯大码洋藏书网|精品馆藏大码洋图书网

欢迎您访问典讯大码洋书讯网

注册 登录 电话: 029-89666909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讯大书房 > 图书出版 > 史籍史料 >
1
地方戏曲文献汇编

ISBN:978 -7 -5227 -4296 -0 出版单位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定价:1298.00 副书名及说明文字: 分册号: 市场分类:艺术理论与评论 CIP核发时间:2024 -11

正书名:地方戏曲文献汇编 出版时间: 装帧方式:平装 丛书名: 正文语种:中文 学科分类:艺术学 主题词:地方戏;戏剧研究;文献;汇编;湖北

作者:傅谨, 主编 其他责任者:: 开本或尺寸:17*24 分册名: 版次:1 中图分类:J825

内容摘要:
本卷记录了近代以来湖北戏剧的发展历程,是对湖北地方戏曲志的整理与汇编。湖北是戏剧大省,约有二十余种地方戏。楚剧、汉剧、花鼓戏、黄梅戏是四个最主要的。①汉剧:起源于鄂东武汉一带,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,高亢激越,爽朗流畅。②楚剧:起源于黄陂,旧称黄孝花鼓或西路花鼓,只有170年历史。原来只是乡下草台班子唱的小戏,民国年间(1926年)才走进城市戏园,定名楚剧。③黄梅戏:发源于黄梅,原名黄梅小调,在鄂东皖西广为流行。解放前后,依赖安庆大码头(当年安徽省会),由严凤英等名角唱红。④荆州花鼓戏:源于天门、沔阳一带的天沔花鼓,在江汉平原流传很广,后来叫荆州花鼓戏,声腔以”道情”的旋律为基调,委婉悠长。其它剧种还有鄂东南的采茶调,鄂西南恩施的南剧、花灯剧。宜昌一带的土家歌舞和长阳山歌。鄂西北的豫剧、秦腔和小皮影。江汉平原还有大皮影。湖北曲艺:有湖北评书、湖北大鼓、湖北小曲、湖北渔鼓、湖北道情等等。
开 本:17*24 纸 张: 包 装: 是否套装:平装 国际标准书号:978 -7 -5227 -4296 -0 所属分类: 史籍史料

本卷记录了近代以来湖北戏剧的发展历程,是对湖北地方戏曲志的整理与汇编。湖北是戏剧大省,约有二十余种地方戏。楚剧、汉剧、花鼓戏、黄梅戏是四个最主要的。①汉剧:起源于鄂东武汉一带,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,高亢激越,爽朗流畅。②楚剧:起源于黄陂,旧称黄孝花鼓或西路花鼓,只有170年历史。原来只是乡下草台班子唱的小戏,民国年间(1926年)才走进城市戏园,定名楚剧。③黄梅戏:发源于黄梅,原名黄梅小调,在鄂东皖西广为流行。解放前后,依赖安庆大码头(当年安徽省会),由严凤英等名角唱红。④荆州花鼓戏:源于天门、沔阳一带的天沔花鼓,在江汉平原流传很广,后来叫荆州花鼓戏,声腔以”道情”的旋律为基调,委婉悠长。其它剧种还有鄂东南的采茶调,鄂西南恩施的南剧、花灯剧。宜昌一带的土家歌舞和长阳山歌。鄂西北的豫剧、秦腔和小皮影。江汉平原还有大皮影。湖北曲艺:有湖北评书、湖北大鼓、湖北小曲、湖北渔鼓、湖北道情等等。